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_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_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流畅

專家視點 | 解振華:解讀我國雙碳路徑的10個方面

來源:中國(guo)環保產業協會 發(fa)布時間:2021-10-08 瀏覽量:1136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將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我國成立了中央層面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并將陸續發布“1+N”政策體系,“1”是碳達峰碳中和指導意見,“N”包括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重點領域和行業政策措施和行動,主要包括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優化能源結構。能源活動二氧化碳占我國溫室氣體總排放80%左右。推動能源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合理調控油氣消費,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水電,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加快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與調控能力。積極發展綠色氫能。推動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節能和提高能效。

      二是推動產業和工業優化(hua)升(sheng)級。工業部門占終端碳排放近70%,要加快低碳轉型,力爭率先達峰。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發展。十四五要嚴把新上項目的碳排放關,防止碳排放攀高峰。推動能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控制氫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在相關工業行業的排放。

      三(san)是推進節(jie)能低(di)碳(tan)建筑(zhu)和(he)低(di)碳(tan)基(ji)礎(chu)設施。建筑部門占終端碳排放約20%,城市和鄉村建設都要落實綠色低碳要求。合理控制建筑規模,杜絕大拆大建。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更新改造,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發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勵發展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材。在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各環節落實綠色低碳理念,建設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綠色鄉村。

      四是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shu)體系。交通部門占終端碳排放約10%,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一段時期內還呈增長趨勢,力爭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多元立體的運輸方式。優化運輸結構,提高鐵路、水運、海運、航空等低碳運輸方式比重,建設綠色機場和綠色港口。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發展電動、氫燃料電池等清潔零排放汽車,建設加氫站、換電站、充電站。

      五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脫鉤。加強該領域相關立法,堅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促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現代化城市礦產基地,促進再制造產業發展。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建立完善讓所有參與方都受益的商業模式。

      六是推動(dong)綠色低(di)碳技術創(chuang)新。技術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zhong)和(he)的關鍵,要加快綠(lv)色(se)低碳科技革(ge)命(ming)。研究發展可再(zai)生能源(yuan)、智能電(dian)網(wang)、儲能、綠(lv)色(se)氫能、電(dian)動和(he)氫燃料汽車、碳捕集(ji)利(li)(li)用和(he)封存(cun)、資(zi)源(yuan)循環利(li)(li)用鏈接、可控核聚變等成本低、效益(yi)高(gao)、減排效果明顯(xian)、安全可控、具有推廣前景的低碳零碳負(fu)碳技術。

      七是發(fa)展(zhan)綠色金(jin)融以擴大(da)資(zi)金(jin)支持和投(tou)資(zi)。資(zi)金(jin)(jin)投入是實現碳(tan)達峰碳(tan)中和(he)的(de)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綠色(se)低碳(tan)發(fa)(fa)展(zhan)的(de)財政投入體(ti)系,加(jia)大公共(gong)資(zi)金(jin)(jin)支(zhi)(zhi)持(chi)力度,發(fa)(fa)揮公共(gong)資(zi)金(jin)(jin)引(yin)導與(yu)杠(gang)桿作用,鼓(gu)勵吸引(yin)社會(hui)資(zi)本參與(yu)綠色(se)投資(zi),設立相關產業(ye)投資(zi)基金(jin)(jin)。建立完善綠色(se)金(jin)(jin)融(rong)體(ti)系,設立碳(tan)減排貨(huo)幣政策工具,補(bu)充完善《綠色(se)債券支(zhi)(zhi)持(chi)項目目錄》和(he)《綠色(se)產業(ye)指導目錄》,支(zhi)(zhi)持(chi)金(jin)(jin)融(rong)機(ji)構發(fa)(fa)行綠色(se)債券,創新綠色(se)金(jin)(jin)融(rong)產品和(he)服務。研(yan)究(jiu)設立國家(jia)綠色(se)低碳(tan)轉型基金(jin)(jin)。

      八是出臺配套經濟政策和改革措(cuo)施。加快應對(dui)(dui)氣候變化(hua)立(li)法,健全生態環境、清潔能(neng)源(yuan)、循(xun)環經濟等方面法律(lv)法規和標準。深化(hua)電力體制改革。完善(shan)電價(jia)形成機制以及(ji)差別化(hua)用(yong)能(neng)價(jia)格政策(ce),對(dui)(dui)節能(neng)環保、可再(zai)生能(neng)源(yuan)、循(xun)環經濟、低碳零碳等技術、產品、項(xiang)目、企業在財政、稅收、價(jia)格上實行鼓勵性的政策(ce)。

      九是建(jian)立完善(shan)碳交易市場。碳交易機制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實現全社會減排目標。今年7月首先在電力行業啟動了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今后逐步覆蓋鋼鐵、石化、化工、建材、造紙、有色、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將碳匯納入碳市場,豐富交易品種和方式。

     十是實施基于(yu)自然的(de)解(jie)決方案。保護、修復、管理自然生態系統的相關行動,有助于增加碳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斷強化森林、草原、濕地、沙地、凍土等生態系統保護,科學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加強農田管理,發展生態綠色農業,提高氣候適應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藍碳,保護和修復海岸帶生態系統,提升紅樹林、海草床、鹽沼等固碳能力。

      以上(shang)十個(ge)方面基本(ben)明確了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zhong)和的路徑,將在“1+N”政策體系中具體化并做到可操作。我們已制定并基本完成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作為“1+N”政策體系“N”中為首的文件,其中重點規劃實施十大行動,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以及相關政策保障,確保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作者 | 解振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使